常见问题
1973年毛主席提议从军队中选一名副主席周总理直接挑明:选他
来源:欧宝体育官方app免费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28 10:33:32

  1973年春,中央政治局委员聚集在一起,筹备召开党的十大,讨论提名党的主席、副主席的候选人。

  在议定周恩来、、王洪文等人为副主席后,毛主席提出再增加一名同志:应当有一个中年的同志,建议在军队里面选。

  此刻,对于副主席这一关键人选,毛主席、周总理,以及在场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一人,他叫——。

  1973年,在筹备召开十大时,政治局委员聚集一起,开会论提名党的主席、副主席人选。

  而毛主席本人则提出自己年事已高,打算辞任主席之职,他说:“我看可以组织一个中央顾问委员会,我来当主席。但我还是要管的,不仅‘顾’,而且‘问’。”他打算以这样的方式继续参与到党的事业中来。

  毛主席不主持大局?这一点显然是让所有人都没有办法接受的,大家都表示,毛主席就是党的主席的最佳人选,希望他能继续担当此职。

  看到这样的一种情况,毛主席只好表态:“你们既然都不赞成,那我只好继续做主席,鞠躬尽瘁。”

  主席的人选确定下来,下一个议题便是副主席这一关键人选,毛主席问:“谁来当副主席?”

  周总理先详细汇报了政治局准备好的名单,这这中间还包括周恩来、等德高望重、深得民心的国家领导人,毛主席仔细听完,随即伸出手指头算人数:“我看,恩来算一个,洪文算一个,剑英算一个......”

  算完大概人数,毛主席皱起眉头,沉思着说:“我看,现在的候选人里面,有老的,有青的,还没有中的。我们不是讲老、中、青三结合吗? 我们也应当老、中、青三结合啊! ”

  75岁的周恩来、76岁的都算是老年,38岁的王洪文算是青年,唯独少了中年段的人,毛主席提议:“这个‘中’,我的意见是从军队里面选。”

  周总理瞬间领悟到毛主席的意思,随即开口提议:“同意主席的意见,我建议同志作为一位候选人,他是军队的,年龄五十七岁。”

  依照当时的说法,40岁到60岁间算是中年,生于1916年的刚好位于这个区间,从年龄上来看完全符合。

  周总理刚说完,毛主席回:“可以。”瞬时间,全场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,一个被称为“新星”的优秀同志。

  ,自年少时就走上革命之路的一位人,他参加了土地革命、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,建国后又奔赴抗美援朝战场,打了上甘岭的漂亮一仗。自朝鲜战场回国,任陆军第十二军军军长,在部队兢兢业业工作。

  时光倒流回十大的5年前,正奉周总理之命,率十二军在安徽做工作,他担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、安徽省委等职务,为维护安徽工农业生产秩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,深得广大百姓赞赏。

  他在安徽的优秀成绩传到毛主席、周总理的耳中,深受两位领导人的赞赏,也为他带来第一次和毛主席面对面讲话的机会。

  参加革命多年,怎能不知毛主席之名,只是身在其岗,并没什么和毛主席非间接接触的机会,有的只是隔着人山人海,远远地望着毛主席,他敬仰毛主席,毛主席却不认识他。

  1968年10月,以安徽省负责人的身份,赴京参加党的八届十二中全会。

  会上,周总理当众宣布分组名单,他刚念到的名字,毛主席立刻询问:“哪个叫?”

  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:“同志,就是安徽的省革委会主任,十二军军长。”说完,他向招手。

  原本,只是众多参会代表中的一个,他没想到毛主席在会上公开询问他的名字,忐忑地从人群中站起来,让毛主席能看到他。

  毛主席如往昔一般平易近人,他问是哪里人,得知是河南省新县人后,周总理也忍不住说了一句:“跟同志是一个县的吧?。”

  “同志和我是一个县的。”将军说道,和毛主席、周总理的老熟人,一下子拉近了大家的距离。

  当着会上众人的面,毛主席表扬:“我看安徽的事情办得不错......”他问:“你们是怎么搞的呀?”

  “就是大造舆论。”先是惊讶了一下,因为没想到毛主席会如此公开询问自己,他极力让自己保持镇静自若,然后开口说了六个字。

  他的回答如此简单,干练,让专心倾听的其他人还有些讶异,原本大家正满心期待着会洋洋洒洒地介绍许多行动,没想到六个字就给收尾了,回答完毕后,会场内陷入寂静。

  毛主席的脸上露出赞许的表情,他接着的话说:“是啊,就是要造舆论,我们人闹革命,几十年来,就是靠造舆论。不然的话,怎么能拉起红军、八路军、新四军、,搞那么多的队伍。不做群众工作,你没有群众,也就没有军队。”

  显而易见,的想法和表现深得毛主席之心,这也让毛主席开始关注到这位优秀的同志。

  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,经历人生的巨大起伏,因为他首次从地方进入中央工作,在更大的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才能。刚得知这一消息时,自己是不可置信的。

  那是在与毛主席面对面答线月的一天,在安徽接到一通电话,电话那头传来周总理的声音:“同志,中央决定,调你到北京工作。”

  这个消息对从未在京工作的而言,实在有些突然,他反应了好一会儿,才在电话里对周总理缓缓说道:“总理啊,我长期在军队工作,经验不多,水平不高,更适合在下面工作,建议中央考虑,我是否仍然在安徽工作好一些。”

  显而易见,的第一想法是推辞,他感觉自己从来就没到中央工作的经验,在他看来,自己更适合在地方上做事,但周总理并未给他拒绝的机会:“这是中央决定了的,请你安排一下工作,尽快到北京来。”

  “来之前,你再给中央办公厅打个电话,他们会安排飞机去接你。”周总理又补充了一句,随即挂断电话。

  这之于他的人生实在是个重大的改变,静下心来,心里慢慢接受了这一任命。7月28日,按照周总理的吩咐,落地北京,并在怀仁堂见到周总理。

  周总理开门见山地告诉他,未来他要参与中央政治局的活动,除了党的工作以外,还有军队和政府的工作。周总理问他:“你主要是在军委工作?还是在国务院工作?”

  周总理期许他的回答是二选一,结果的答复让他实在意想不到,还是考虑留在地方上,他说:“我在部队时间长了,愿意干地方的事。”

  周总理顿了一下,随即再次强调:“中央已经决定了。”他告诉,接下来他不仅要参加政治局活动,还要参与加国务院业务组和军委办事组的活动,与此同时还兼任安徽省的各项职务。

  深觉自己肩负重任,周总理给了他极大的鼓励和支持,同时关怀他来京的具体事宜。因为此次来京很匆忙,并未做好交接工作,于是在领取新职务后,又返回安徽一趟,将事情办完,搬迁工作也安排好,这才再次返京。

  周总理带他来到毛主席书房时,毛主席穿着睡衣,正在专心致志地读书。看到他们走进来,毛主席立刻放下手里的书,笑着欢迎他们的到来,毛主席亲切地和握手:“,我也叫‘’啊。”

  战争时期,毛主席为了隐蔽身份,曾化名为“李得胜”,发音正好和“”的名字相同,毛主席笑着和说起往事,这让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主席的倍感亲切。

  毛主席招呼他们坐下,为了缓解的紧张,毛主席随手拿起周总理放在桌上的老花镜,戴在自己的鼻梁上,他转头问:“你该不会是也要戴老花镜了呀?”

  毛主席告诉:“你是十二军的,是的。可是我了解你,不是通过,而是通过其他同志了解的。他们都说你不错。”毛主席说这话时,眼神里充满对的赞许,而到最后,也不知道毛主席究竟是怎样清楚自己的。

  毛主席的谈话风格向来是步步深入,所以他一开始并没有聊接下来在中央的职务,而是先与他聊安徽的情况,聊他平时的读书情况。

  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,少时没怎么读过书,就加入童子团,参加放哨、站岗、送信之类的活动,他很诚实地告诉毛主席,自己文化程度并不高,平时除了补习文化,就读一部分军事理论方面的书籍。

  毛主席很真诚地给了他意见:“你打了好多仗,但是光读军事书籍不行,还应该读点历史、艺、科技方面的书。”随后,毛主席给他推荐《红楼梦》、《天演论》和《通鉴纪事本末》等书籍,这让受益匪浅。

  随着和毛主席一句句的话语,也没有了初来的局促忐忑,几人才开始聊起他的工作。

  按照周总理的安排,接下来主要管理军委办事组的总政工作,担心自己难以担此重任,就斗胆询问:“总理,我感到职务太多,担子太重,担心干不下来,安徽省和的工作是否能免掉?”

  “不要免,一个也不要免,南京的不要免,安徽的也不要免。”未等周总理回应,毛主席率先表态,这一点上,他看好。

  就这样,在毛主席、周总理两位国家领导人的鼓励与支持下,走向全新的工作岗位,他开始参与到中央政治局、国务院业务组、办事组工作中去,与此同时,还协助周总理分管水利部和国家体委工作。

  一边工作,一边学习,一边腾出时间来搞调查研究,他的工作态度与成绩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毛主席也乐于交给他重要任务,他十分放心。

  进入七十年代以来,大家也将称为“一颗政治上的新星”,他在新的历史时期,正不断释放着他的光芒。

  1973年提名党的副主席候选人时,不仅是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、任委员,而且自1970年起,他受命担任总政治部主任,1971年起兼任司令员,身兼数职,重任在肩。

  当时既在军队任职,年纪又合适的人并不多,同时得到毛主席、周总理的支持与赞赏。

  就和当年来中央工作时一样,原本他只是在自己的位置上安安静着,听取会议内容,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副主席的候选人,毕竟这是他从来就没想过的。一下子成了焦点,他毫无心理上的准备,赶紧从座位上站起来说道:“我不合适,资历、水平、和能力都不够。”

  当即选择推辞,觉得自身不适宜做党的副主席,他提议:“从我们党内来说,同志可当作党的副主席人选。”这一年,64岁。

  彼时正好坐在旁边,他拉拉的衣服,轻声告诉他:“主席已经表过态了,你不要再说了......”便没有开口再说下去。

  1973年8月30日的十届一中全会上,顺利当选为中央委员会副主席,肩负重任。

  1973年12月起,担任司令员;1985年11月,又被调到国防大学任政治委员、党委书记,与校长张震一起协同工作。1988年,被授予上将军衔,当时已经取消元帅、大将军衔,上将就是最高军衔。

  到1990年4月,74岁的才退居二线,他与其他老同志一起创办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,继续关心党、国家、军队的建设事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