媒体公告
丝绸之路到底是个啥
来源:欧宝体育官方app免费下载    发布时间:2023-11-11 18:48:42

  我其实很早之前就想聊一下这一个话题,不过每次写了一半就烂尾了。还在于这话题实在复杂。四个字代表的历史跨越千年横通欧亚,牵涉到几百个种族文明,还有宗教加持,线头又多又乱。不过后来我也想明白了,之所以烂尾主要是因为想法太大,想一篇文章梳理清楚,结果内容往往多到把自己给噎死了。倒不如目标定小一点,随便找两个点讲讲,我写的轻松,读者老爷看的也轻松。

  所以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很散,只能谈几个常识,给大家点关于丝绸之路的历史观,不能算是正经梳理。。

  丝绸之路这四个字朗朗上口,但是你要真考究起来,又很难准确定义。其实这就对了,因为丝绸之路本来也是经过了各种发展、引申,最后变成了现在这个样子。

  最早这是一个叫做李希霍芬的德国地理学家在1877年提出的。外国人搞出中国的地理发现其实也不奇怪,从清朝一代开始,凡中国跟天文地理相关的玩意儿,大量都是洋人在牵头搞。包括搞天象的汤若望,帮康熙测绘中国地图的雷孝思,都是属于皇家专门人才,对康熙来说基本算是高级社畜。做的事情基本跟发展中国科学事业没啥关系,主要是为皇帝服务。比如刚才说的雷孝思,就跟一帮传教士搞了《皇舆全览图》,就是下面这个玩意儿。已经跟现代地图非常相似了。

  画完之后,康熙觉得挺好,但是没必要让人知道,就把它锁库房里积灰去了。因为显然嘛,这种玩意儿老百姓知道的太多可就不好管了,从这点来说,辫子皇帝们能够说是门清儿的很。所以像李希霍芬这种为其他几个国家服务的学者,本来是没啥机会在中国内陆瞎溜达的。

  不过大家看年份也就猜到了,到1877年,清朝已经挨了洋人两次胖揍,尤其是第二次战争,连圆明园都给烧了,脸丢得一干二尽,各地官员对洋大人比较腿软。李希霍芬就是这时候花了4年时间给中国的地理环境把了一把脉。当然,他也不是完全科学研究,那年头地理科学家往往是为殖民和帝国扩张服务的,身兼探险家、地理学家和间谍,非常拉风。就是在这次把脉之后,他提出了“丝绸之路”这个概念,当时特指中国西北一带链接欧亚的贸易通道。

  这个名字无论中外都朗朗上口,一下子就引起了巨大的共鸣,慢慢的从特指西北的那一条陆上丝绸之路的路线,引申成为所有欧亚大陆的贸易通路。包括后面的海上丝绸之路,草原丝绸之路,南方丝绸之路啥的,慢慢的全被归到丝绸之路名下了。

  大家从刚才那几条路的名字就听得出来,这玩意儿复杂无比。简单来说,最北面是草原丝绸之路,前半段从蒙古那一带开始,一路向西,经过西伯利亚南部的一堆小公国,反正只要能长草就能走,最终到了罗马。一般认为游牧民族的东西向迁移都是顺着这条路的,毕竟游牧民族没水草基本就只有饿死了。像最早的匈奴西迁、后来的鲜卑南迁,都是这么来的。往南一点是陆上丝绸之路,也是李希霍芬最早提出的丝绸之路,从西汉开始搞,前半段发自长安,一路向西,穿过一堆中亚地盘,比如现在的伊拉克、叙利亚啥的,最后也是来到欧洲。再往南一点是南方丝绸之路,从成都出发,穿过蜀山、大理、缅甸啥的,一路到了印度,之后再从印度前往欧洲。这条路据说从先秦就开始了,一路用到抗战,也就是滇缅公路,委员长就靠着它跟日本人死磕。最后,南边还有个海上丝绸之路。唐朝之后,造船技术进步了,一帮商人从广州、泉州开始(没错,广州做跨国贸易已经几千年了),穿过马六甲海峡,一路到南欧。

  所以一般正经搞历史的不会说自己是“研究丝绸之路的专家”,因为这玩意儿跨度实在太大,穷其一生,都只能研究其中的某一块。比如有研究钱币的,研究敦煌的,研究突厥迁移的,然后各种专家互相借鉴,逐渐拼出来当年的贸易大动脉。

  在很长一段时间里,世界折腾的中心是在中亚和西亚,就是大家一致认为又穷又土的那块地方。反而现在牛逼哄哄的欧洲在古代人看来就是特么一个破地方,边陲小城,完全没啥好折腾的。历史学家拿着放大镜研究的伯罗奔尼撒战争,在那年头的两河流域人民看来,就跟我们现在看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打仗似的,简直不知道有毛好打的。

  古代最牛逼的地方显然是在现在的伊朗、叙利亚、伊拉克那一带。当年无论经济人口文化,东方对西方都是碾压级的。就像现在世界人民一提发达国家马上就想到美国一样,那年头大家一提到发财,马上想到“一路向东”,算是古代常识。牛逼国家一般经济比较好,经济比较好一般商品经济发达,这些掺和在一起就慢慢催生了丝绸之路。一般认为,丝绸之路能够诞生,就跟一个牛叉帝国波斯强相关。

  我们现在一听到波斯帝国,第一反应就是,这货不是那个在温泉关被斯巴达300勇士吊打的地方吗?再一想,又记起来一茬,这货不是那个被亚历山大吊打的吗?这种反应非常能体现文化传播能力的重要。希腊的徒子徒孙混的比较好,就猛夸那两段历史,但作为一个充满自豪感的波斯人,必然是会气急败坏的认为:老子当年牛逼的事咋没人说,老提这两破事儿干嘛。事实上,作为自封为波斯继承人的伊朗,的确就对《斯巴达300勇士》气的一比,认为后者就特么在瞎扯淡,事实上…….也的确如此,可能那部电影除了名字是对的,其他都在瞎扯淡,然并卵。大家依旧是觉得波斯傻叉,国王是SM爱好者,斯巴达牛叉。

  事实上,当初希腊在波斯人眼里,就跟现在现在的阿富汗人在美帝的眼里是一个概念,又穷又二,而波斯自己则是妥妥的高帅富,文明生活方式倡导者。顶峰时期,波斯人的地盘西边一路到地中海,南边到埃及,东边到印度。这一块地盘有多大呢?300年以后,秦朝打下了东亚最大的一块地盘,统治了2000万人口,国家的规模终于达到了波斯帝国的……二分之一。

  但不管怎么说,这种大帝国的产生,让远距离的贸易成为可能。因为贸易这玩意儿,第一步是要安全,生意人刚出门就被一个小破部落的给抢了,抢完跑了个没影,家属在本地连个派出所都找不到,这显然是没法做生意的。有了大帝国,就从另一方面代表着起码在帝国境内还是有人管的。虽然免不了各种卡拿吃要,但还是可以走起来了。历史上每一次有大帝国的时期,一般是丝绸之路比较繁荣的时期。所以波斯的崛起,带来了治下的和平,也让商人从中看到了商机,前赴后继,逐渐走出了一条丝绸之路。

  回到本节主题,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间里,世界的中心是在亚洲,而且是在西亚。那中国是啥情况呢?我自己觉得中国其实在古代世界史里是一个比较特别的存在。一方面,中国货物的影响力无处不在,瓷器和丝绸是硬通货,就跟现在的美金似的。但另一方面,西方和中西亚国家基本上搞不清中国到底是啥情况,而中国对外部情况的了解也常常是云里雾里。

  这个主要是地理原因,中国西边就是世纪屋脊,帕米尔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是扩张的天然地理屏障,商队卖个货就算了,大部队要通过简直就是噩梦,不仅路途遥远,还有各种剽悍的草原民族拦路打劫,帝国就算向东扩张到那一线,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。反过来,对中国而言,东亚这片面积已经够大,足够她折腾,大部分情况也没啥兴趣向西扩张。所以中国在丝绸之路的历史上,一直有点安静美男子的感觉,窝在喜马拉雅山脉以东自己玩自己的。

  但中西亚就不是这样了,大家翻世界地图就能够正常的看到,中亚和欧洲完全是相通的。南边通过埃及和阿拉伯半岛相邻,中间通过现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互通,北边则是通过波兰乌克兰那些地方接壤。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帝国,的确很难控制扩张到隔壁洲的冲动。一般是亚洲出了个牛逼人物,就感觉自己有必要教欧洲怎么做人,具体就体现在波斯人揍希腊人,阿拉伯人揍罗马人,土耳其人揍拜占庭和东欧人;或者反过来,欧洲出了个强国,觉得不去东方发个财简直白混了,落实到行动就是亚历山大干波斯,罗马人去干帕提亚(就是安息帝国,大家把它当做波斯的侄子就行了),或者十字军去干阿拉伯。在亚欧各种互相揍的过程中,偶尔出现几支蛮族,表示你们两个弱逼,看我怎么扁你们,比如帖木儿帝国、蒙古帝国,逮着欧洲和亚洲一顿胖揍。你来我往,热闹非凡,这么一比较,更是显得中国是个安静的美男子了。

  从中国的角度来说,反正卖给谁都是赚,你们谁当老大关我屁事儿。但从这帮人的角度来说,日常就是抢人抢地抢商路,谁抢到手,谁就控制了丝绸之路,控制了欧亚贸易的路线,控制了天量的财富,相当于有权力在世界贸易中收关税,跟美国现在的铸币税一样,简直太爽了。

  讲到这里,大家就能够理解很多事情,比如为毛罗马帝国的发源地西罗马都挂了,东方君士坦丁堡还能死撑,因为很显然,东罗马后期已经是帝国的基本盘了。就好像大清朝占了中原,总部肯定放在北京,谁特么会想着留在铁岭呢。比如为毛现在中亚一堆国家破归破,但都特别有民族自豪感,毕竟往上3000年,谁祖上都阔过,可不就是民族自豪感吗。比如阿富汗,现在被各路土豪按到地上摩擦,但当年的杜兰尼王朝在中亚可是仅次于奥斯曼土耳其的强权,定都坎大哈、脚踢印度拳打伊朗,牛逼的不要不要的;再比如亚美尼亚,现在夹在毛熊和土鸡之间各种倒霉,之前还被奥斯曼帝国种族屠杀了一把,但人家历史上曾经搞出过亚美尼亚王国,地盘一度包括叙利亚。这种感觉就跟清末的八旗子弟一样,穷到卖鸟笼了,但讲起来祖上可都是皇亲国戚,往往有种“打工是不可能的,这辈子不可能打工的”这种蜜汁心态。

  我发现中国人有两个东西比较难理解,一个是宗教,中国一贯世俗化程度很高,据说从周取代商之后,上层的那帮人就开始流行“敬鬼神而远之”这种世俗思想了。所以我们往往很难理解为毛有人闲的蛋痛,会因为圣母玛利亚到底叫做“神的母亲”还是“耶稣的母亲”大打出手。但当事人一般认为这个是很严肃的问题,不能开玩笑。另一个是“消失的文明”。因为汉族这种奇葩文明从周开始,一路就没断过。这种感觉像是隔壁邻居坟头的草都一丈高了,你却每天精神抖擞的在蹦迪。顶多就是萎靡一阵子,过段时间又生龙活虎了。这就造成国人往往觉得这两件事情非常遥远。事实情况是,这两个情况在丝绸之路属于日常操作。

  比如刚才的提到的波斯,算起来它是伊朗人的远祖,但真实的情况是波斯跟伊朗早就没啥关系了。波斯当初是以宗教宽容而著称的。比如当年他们干翻了巴比伦,顺便救下了被囚禁在那里的犹太人,就绝对没逼人改宗教的意思。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,4万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继续信他们的犹太教,波斯人也觉得没啥不好的。大家自己对比伊朗人现在搞的那些叉叉教的极端玩意儿,就知道这根本就两回事儿。伊朗尽可觍着脸说自己要恢复波斯帝国的荣光,但你要说好啊,大家第一步从改信波斯国教拜火教开始,并且不再跟犹太人较劲儿了,你看看伊朗人会不会把你埋了。

  波斯这种大帝国都是如此,小国家就不用说了。所以,在国外大家都非常理解“文明会消失”这种基本观点。有多少文明消失呢?没人知道。世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,中亚很多地方从绿洲变成黄沙,不知道埋掉了多少故事。即便当初牛逼哄哄的大帝国,也都埋的连个影子都找不到了。比如亚述帝国,公元前2000年就已经在叙利亚那一带混了,那时候中国还是神话时代。亚述算是混的久的,硬是混了接近两千年,终于挂了,挂的时候中国西周才将将开始。再比如人称公元一世纪四大霸主,从西到东,分别是罗马、安息(就是帕提亚帝国,在伊朗那些地方)、贵霜、汉,四个里面挂了两个。

  要知道,安息可是一度非常拉风的,曾经干翻克拉苏(就是了斯巴达角斗士起义的那个)。而且据说是给克拉苏嘴里灌融化了的黄金,活活虐杀的,相当有个性。而贵霜统治则阿富汗、巴基斯坦,一路到黑海边上那一大块地盘,曾经在西域跟班超掐过架,也相当之牛逼。然并卵,混了200年,照样消失的无影无踪。

  这些都算是有信仰和文化加持的,像那些一度战斗力爆表的游牧民族,因没有文字啥的,更是连影子都不剩。比如匈人帝国,就是上帝之鞭阿提拉搞的那个。它一度把罗马帝国,以及罗马帝国周边的一堆部落土炮打的屁滚尿流。然而阿提拉一死,连个影子都没留下,现在研究他们最大的问题是史料不够。大部分情况都是根据汉、罗马的史料记载,自己啥都没留下。历史学家只能一阵瞎猜,吵得昏天地暗。

  这些国家里,一般喜欢玩石头的留下的东西会比较多,比如亚述帝国,虽然年头最老,但是因为热爱玩石头,反而是我们对历代国王名字搞的最清楚的。玩泥巴的则要少一点,比如像楼兰这种,基本就靠挖墓了。至于那些马背上的民族,大也好,小也好,基本都找不到了。

  当然,如果碰巧喜欢玩石头,又比较大,那就更容易搞清楚当年发生啥事儿了。尤其是足够大的话,各方面都有记载,几个国家的史料互相一印证,就搞的比较清楚了。之前一直说的波斯,热爱浮雕,地盘又大,混的时间又比较久,再加上宗教加持,这样就很能留下点东西,一不留神还能回个魂啥的。它被亚历山大大帝锤爆之后,就成功的在萨珊帝国又复苏了一把,成了中国人民的好朋友,一起帮着分销大唐的丝绸和瓷器,甚至后来在被阿拉伯帝国打的快爆掉的时候跑去请唐朝帮忙复国,搞的唐玄宗一度很尴尬。毕竟这种事情,不帮的话显得做老大的很没面子,帮又实在帮不上忙。只能打打哈哈,帮王子们养个老啥的。

  和文明一样起起伏伏的,还有宗教。现在讲起宗教来,感觉无论哪个都多少有些年头了,但放在几千年前,各种我们现在所熟识的宗教还都比较年轻,相当于八九点钟的太阳,朝气蓬勃,非常能够折腾,也非常有创新。

  第一波宗教竞争失败的是大量早期多神教。我们现在谈起宙斯,雷神索尔,一副云淡风轻听说书的样子,当年可不是这样的。当年干点啥事儿之前要是不向某个神祈祷一下,就跟上台演讲没穿裤子一样,会给当事人极大的心理上的压力。在HBO拍的《罗马》那个连续剧里,主角之一Pullo作为死囚犯,要被扔上角斗场了。他就抓一起一只蟑螂捏死,向Janus献祭祈求保佑。Janu就是罗马的双面神,也是英文一月份的由来,象征开始和终结,算是战士保护神,每次罗马出征都要往它下面过的。这个细节就看出来编剧的确请了个相当正经的历史指导,比较了解古人的思维方式。

  像宙斯这种都算好的了,虽然没人朝拜,毕竟还有传说留下了,大部分早期的多神教都被打的连渣都不剩了。比如把犹太人打的哭爹喊娘的巴比伦帝国,国王登基都要说”安奴和贝尔赐予我王位和统治”。再比如在圣经里每次出场都有腥风血雨的亚述帝国,每次出征前都要拜祭众神之主阿苏尔,打完回来还要向阿苏尔做一次书面汇报,非常像现在的跨国公司PPT。这帮神早就惨到连名字都没人记得了。

  大家有兴趣去看看《美国众神》那本书,后来还改成了连续剧,我自己觉得写的非常有意思。讲的是一群被遗忘的神想要在美国焕发第二春的故事。里面就有大量被遗忘的远古诸神,图里面这个发牢骚的老头儿就是奥丁,北欧神话的主神,雷神他爹。最早北欧可都是对他献人祭的,相当受尊重。想想现在已经沦落到去漫威打工了,内心之不爽也可以理解。

  第二波开始互相竞争的是几个第一波斗争胜利的大宗教:基督教、佛教和之前提到的波斯琐罗亚斯德教(也就是祆xian教、拜火教、查拉图斯特拉教,大差不差一个意思)。之前不是提到1世纪的四个强权:罗马、安息、贵霜、汉吗。罗马后来成了基督教代言人,安息后来被萨珊帝国取代,后者属于正宗琐罗亚斯德教;贵霜是信佛教的;汉朝我就不多说了,反正中国一直对向西域传儒教和道教没啥兴趣,也不掺和丝绸之路上各路宗教竞争的事儿。丝绸之路上主要互相竞争的就是基督、佛、琐罗亚斯德三个。三个帝国和各自的宗教二合一,一手持刀一手捧经,宗教武力互相加持,诸神各种斗法。

  第一个退出战场的是佛教,贵霜被萨珊帝国一阵敲打,加上在印度北部又站不住脚,慢慢碎了一地,成了那种城邦型的小国家,佛教也基本退出了亚欧主战场,最后剩下的大佛还被ISIS给轰了,可以说在中亚一败涂地。

  之后被暴击的是琐罗亚斯德,这名字现在听起来非常拗口,不过其他几个名字大家就很熟了,比如说祆教、比如说拜火教,比如说查拉图斯特拉。尼采后来借古讽今,写了本《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》,在他们哲学圈里名声大噪;后来又激发理查德·施特劳斯写了个同名交响曲,进入世俗文化;最后在近代被库布里克搞进了他的电影《2001太空漫游》,终于传到了文青的耳朵里,能够说是非常曲折了。其实这个教一度非常有冠军相,它是非常早的一神教,资历非常老,后期的犹太教基督教明显借鉴了他不少东西,比如天堂地狱的概念啥的。

  祆教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教徒不够牛逼,萨珊帝国搞不过罗马。东罗马(就是拜占庭帝国)跟萨珊帝国一度你来我往互有胜负,终究是罗马更胜一筹。萨珊帝国被按到地上一阵摩擦,吐出了之前所有占到的地盘,耶路撒冷重归基督徒,真十字架被树立在圣地。人民群众还是很实在的,拜阿胡拉·马兹达的(祆教唯一的神)搞不过拜上帝的,那可不就说明这个神不够牛逼嘛。眼瞅着基督教要一统天下了,拜占庭帝国欢欣鼓舞,结果横空出来个叉叉教。

  作为一个新兴的,没啥背景的宗教,在各个牛逼哄哄的巨头夹缝中,居然一路蒸蒸日上,最后呈碾压的姿势,想想真是一个励志的故事。说来大家可能不信,叉叉教的三大竞争优势是”宽容“、”开放”以及“团结“,基本跟现在是反着来的,不得不让人感到历史深深地恶意。

  当年心胸比较狭隘的是基督教,早期基督徒日常被罗马人排着队扔去喂狮子,信念极强。等到罗马被基督化之后,对多神教反攻倒算,也颇有点当初喂狮子的劲头。比如那个蕾切尔·薇姿演的《城市广场》,讲的就是基督教徒在埃及修理多神教的故事。当时的埃及亚历山大算是罗马世界的文化中心,宣传各种科学思想。是可忍孰不可忍,基督徒一怒之下,虐杀高级美女知识分子希帕提娅,把图书馆改成了养鸡场,相当硬核。

  叉叉教则相反,基本是”交税就行“这种态度。而且早期他们属于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,一直跟巨头关系比较暧昧。一会儿跟犹太教勾勾搭搭共同反对罗马,一会儿声称自己其实跟基督教同根同源,大家别太紧张。策略灵活务实,非常有勇于探索商业模式的公司那种味道。

  经过几百年发展,最后叉叉教一统中亚,一度差点把欧洲变绿色。基本奠定了现在宗教的版图。基督教被一阵压制,慢慢缩回了欧洲部分,佛教远走东亚,基本不跟他们玩了。琐罗亚斯德教的根据地波斯几乎完全绿化,不过毕竟家大业大,还留有一些信徒,曾经也试过向中国传教,被称作祆教,拜火教啥的,不过都不算成功,现在这个教已经完全被边缘化了。比如那个日本的马自达,居然拿拜火教的光明之神阿胡兰·马兹达的名字做商标,马兹达就是马自达。那个标志也是从琐罗亚斯德教简化来的,你们可以对比一下,再想象一下日本人搞了个汽车,叫做耶稣牌,标志是一个十字架。这下感受到那种落魄神仙的忧郁了吧。

  当然,话说话来,无论是国家也好,宗教也好,也不能说完全就没了。国家虽然没了,但是民族一般会一代代留下来,宗教虽然没了,但是往往被后来者吸收进去,潜移默化的继续影响下去。

  比如刚才说的亚述人,宗教没了,地盘没了,但是人种却还是一代代流下去,后来还信了基督教,日常被叉叉教的土耳其人修理,但还是为自己亚述人的身份自豪。那个打网球的阿加西,就一直说自己身上兼有亚美尼亚人和亚述人的血统。当然,其实几千年过去了,各种混杂,是不是这样谁也不知道。一般正经历史学家会含蓄的说这是”想象的共同体“,意思就是他们是”精神上的”亚述人。

  民族如此,宗教也是如此。比如金老爷子的那个《倚天屠龙记》,张无忌在的那个教是明教。按照金老爷子的说法,这个教崇拜光明,那显然是摩尼教的;但按照书里说不得和尚的说法,他们又是琐罗亚斯德教的,那个圣火令听起来也很像;但他学的圣火令上的功夫又是山中老人的,这哥们是叉叉教的阿萨辛教派的,英文的刺客(assassin)就是从这一个名字来的,最近大火的《急速杀机3》,基努里维斯所在杀手组织的远祖号称就是这一个教派,所以他要组织放他一马,就得一路跑到沙漠去求大boss同意。综合起来,张无忌相当于信了摩尼教,沾了点琐罗亚斯德教的边儿,还学了叉叉教的功夫。问题就在于历史上摩尼教的老大是被琐罗亚斯德教弄死的,而琐罗亚斯德教自己又是被叉叉教干翻的。简直就是一本烂账。

  回到主题,既然国家随风而逝,宗教你来我往,那有啥在这片热土上是永恒的呢?生意,只有生意是永恒的。

  有一个事实大多数人应该不会意外,丝绸之路这四个字,出了“之”字以外,其他都不是很准确。严格来说,丝绸之路是连绵的一片贸易网络。丝绸贸易可能占了整个贸易额的百分之一都不到。这个其实大家隐隐也想得到,毕竟丝绸这么一个单品,想撑起这么大一盘生意是不可能的。丝绸之路的路也不是真的一条路,或几条路,而是一片贸易网络。有主干道,毛细网络,集散中心,结算中心,主要消费国,跟现在差不多。比如中国的衣服,主要消费者是欧美,新加坡占了马六甲的便宜,是货运物流中心,香港是金融中心。如果用上帝视角看的话,潮起潮落,跟几百年前也没啥区别。

  整片丝绸之路覆盖的地盘,基本上就是当年全球贸易所能覆盖的全部,也就是那个年头的全球化。好比现在,作为一个生活朴实无华、且枯燥的有钱中国人,吃袁隆平的米穿新疆棉花提福建包,是多么显得没有品味。必须是泰国的米、埃及长绒棉、意大利的包才能显出自己是如此拉风的男人,那个年头也是一样。罗马时代有人写了本书,叫《萨蒂利孔》,记录当时的有钱阶级。这帮人吃饭要非洲的珍珠鸡马尔马拉海的鱼、装修要用印度的象牙阿富汗的青金石、穿衣要红海的珍珠西班牙的羊毛,跟现在没啥毛区别。

  当然,所有这些里,最拉风的还是中国丝绸。一匹丝绸从长安经过6000公里来到罗马,价格起码翻几十倍,跟黄金差不多。这玩意儿在罗马之流行,导致元老院的那帮保守派一度颁布法令禁止男人穿绸缎,因为“我大罗马以武立国,男人穿个这种贴身的玩意儿成何体统”。

  总体而言,早在2世纪的时候,大宗商品买卖就已经很普遍了。从西往东,主要交易品包括罗马的银器和黄金、红海的珊瑚珍珠、也门的乳香、非洲的没药,乌兹别克斯坦的桃子、阿拉伯的精油、印度的香料象牙、阿富汗的青金石、哈萨克斯坦的马,并还有我们这儿的丝绸、瓷器和茶叶。就跟现在新加坡占尽便宜一样,那个年头的贸易中心也富裕的让人发指。

  一般的玩法都是一股新的力量崛起,搞个宗教加持,打下一大块地盘,并且保证地盘内贸易受到保护,然后搞几个城市作为交易中心,之后坐等收钱就好了。比如阿拉伯人崛起,搞出个叉叉教,打下了从地中海到大唐西域一整块地方,税收覆盖1340万平方公里。作为首都的巴格达,城市有个100万人口实在一点也不让人奇怪。全世界的奢侈品都纷涌而入巴格达,阿拉伯帝国皇恩浩荡,自信的一比,无论你信啥教帝国一律欢迎,养着当时全世界最聪明的大脑。

  之前不是说原教旨基督徒烧了亚历山大图书馆嘛,抢救出来书据说大部分辗转来到了巴格达。大家脑补一下叉叉教学者津津有味的看着欧几里得的《几何原本》,而正宗发源地的基督教世界忙着把经典古籍大烧特烧,这种酸爽真是一言难尽。顺便说一嘴,后来《几何原本》是从阿拉伯语重新翻译成拉丁语流传回欧洲焕发第二春的。

  回到正题,当我们说丝绸之路的本质是生意的时候,我们的意思是无论政治还是宗教,在丝绸之路这一个地区,最后都没有生意那么重要。

  比如说奴隶贸易。大家都知道,基督教本质是一个穷人的宗教。基督教发家就是在罗马底层人民中逐渐壮大起来的。所以本质上基督教是非常反对奴隶的。同根同源的叉叉教也是反对奴隶的,之前讲到,叉叉教重要的一招就是平等,啥叫平等,之间不能互相奴役就是最基本的平等。然而,再平等那也平等不过钱啊。所谓赔钱的生意没人做,杀头的生意有人做。既然杀头的生意都可以做,昧着良心卖卖奴隶其实也没啥不好的。

  奴隶一度是整个地中海的经济支柱,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后宫空虚,咋办?奴隶。威尼斯人想要在国际贸易中插一脚,咋办?奴隶。北欧海盗想赚点块钱发展经济,咋办?还是奴隶。奥斯曼土耳其那个年头是白奴贸易,抓东欧那些基督徒到叉叉教国家做奴隶,后期就是真·搅屎棍·大英帝国黑奴贸易,抓黑人奴隶去殖民地种甘蔗。至于教义,反正总可以与时俱进的嘛。比如叉叉教不能奴役,但可以奴役异教徒啊;像西班牙这种基督徒国家,不准奴役人类,但是,黑奴不是人啊。反正中能找到解释,可以说非常灵活。

  同样,就跟现在全球化有赚有赔一样,那年头的全球化是相同。最典型的就是奥斯曼土耳其和威尼斯。土耳其这货当年是欧亚一霸,打的欧洲叫爸爸。它就靠着占了伊斯坦布尔这种亚欧交流中心大赚特赚,收完税之后再去猛搞东欧国家,弄的基督徒都被打出PTSD了。威尼斯则一度垄断了地中海的生意,它一个城邦的船队能顶得上人家一个国家的。这货是出了名认钱不认人,当初伙同十字军,直接把东罗马帝国最后的血脉君士坦丁堡给打残了,把教皇气的发疯。可以说非常符合资本主义一贯的套路。这两股势力一度你来我往的在地中海抢夺垄断权,热闹非凡。

  结果突然来了个晴天霹雳,葡萄牙西班牙两颗牙搞出了新航路,还找到了新大陆。新航路要不向南绕过非洲好望角,要不索性往西直接穿过南美洲的麦哲伦海峡,跟地中海都没啥毛关系了。结果威尼斯和奥斯曼土耳其就慢慢混不下去了。这不就是妥妥的产业链转移造成了空心带嘛。

  当然,即便是那些赚的国家,也会有一些想象不到的后果。就跟美国在全球化里大赚特赚,结果搞出川普大帝这种奇葩来一样,当年的全球化也自带反作用。我们拿明朝做例子。之前不是提到搞出新航路的西班牙吗,本来它只是欧洲的边陲土炮,结果新大陆把它变成了欧洲第一土豪,人称真·暴发户·日不落帝国(这一个名字最早是人家西班牙的,后来才被英国人给抢去)。光玻利维亚一个银矿一年就能给西班牙几百吨白银。这些白银换成了西班牙王室的金马桶,王子身上绸缎,以及下午茶时候的陶瓷,换句话说,一大部分流向了明朝。结果明朝富得流油,资本主义大发展。那时候也搞不清楚咋回事,反正朱家的子子孙孙就看着白银哗哗哗的从广州流进来了。

  到了1618年的样子,突然坏事儿了,欧洲来了场三十年战争,新教徒和天主教徒大打特打,把欧洲打成了废墟。仗都打成这样了还买个毛的奢侈品,于是大明贸易收入一落千丈。相当于8000公里外的一场战争,掀起了明朝的货币危机,继而引发了明朝的金融危机。现代人当然对这种事儿已经很熟悉了,海湾战争一开打,95号汽油马上开始涨价,老百姓都表示情绪稳定。但对于大明土炮而言,想破脑袋也搞不明白为啥船就突然不来了。更恶心的是,明朝死活熬到1644年,挂了,结果4年后三十年战争结束,国际贸易慢慢恢复,全便宜了那群辫子皇帝。

  所以你看,丝绸之路上,其他都可以灵活,生意丢了就啥都丢了,生意没搞明白日子就过不明白,几百上千年都没啥变化。无论做生意的是雅利安人、阿拉伯人、还是粟特人,大家都是芸芸众生,生产点货做点买卖,日子好的时候饱暖思淫欲,日子不好的时候撂筷子恨天骂地。如果丝绸之路有啥不变的东西,人就是不变的东西,人就是要生产、卖货做生意。

  写到这里,已经不知不觉上万字了。其实还只讲了丝绸之路的一点皮毛的皮毛。像搅屎棍大英帝国,大奶牛印度,人称波的波兰,都是极度闪亮的角色,都还没登场,可文章已经又长又散了。也不奇怪,像这种复杂度的玩意儿,本来就是见仁见智。

  我自己看来,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人类自己发展之路。崇高卑微一线之隔,伟大渺小弹指之间。中国本来一直都是个远方安静的美男子,现在也算是摩拳擦掌准备下场搞搞震了。如果历史有啥经验的话,那就是不执着过去,不畏惧将来,好好发展,踏实做生意。